时间:2019年4月12日(周五)第1、2节课
地点:马陵中学
参加人员:王恒、徐波、王聿凤、周艳、陈斯民、用鹏、陈贤斗、汪宏伟、蔡芝将、金彭、
郑龙、苗启宏、赵春香、卞雪、孙如、张娇、胡军
活动内容:参加市教研室与马陵中学联合举办的“养正学堂:学生学习新样态”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主要议程:
一、听课——宿迁中学金彭和马陵中学刘小利展示《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一课
二、评课
刘小利老师
课堂优点:1.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3.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大方,具有较强的亲和力。4.关注乡土地理教学,强调学以致用。
不足之处: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应加强学法指导,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教师语言要加强锤炼,尽量避免“唠叨”现象,“肢体语言”过于频繁。
金彭老师
课堂优点:1.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课堂容量适中,注重学习方法和技巧指导。2.备课充分,注重联系社会,关注生活,增强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3.重视地理板图在教学中运用,关注学生读、用图能力的培养。4.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频繁,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5.语言幽默、自然、有较强的亲和力,善于利用网络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足之处:1.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个别学困生予以关注和指导,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拓展创新与课堂生成应进一步加强。
三、省教研室主任董洪亮主任和于蓉博士报告——“养正学堂:学生学习新样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活力、有个性的人,良好的教育就是要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新课标的发布,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强调,这一切意味着,学校育人的目标有了新的方向。
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目的是切实引导各学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要将新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校该如何做呢?
毫无疑问,课堂——这个眷注生命的地方,在教育变革的今天,将焕发崭新的样态。教师们最擅长的是什么,就是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实践教育意图,把教育理念自觉转化为教育教学的行为,通过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那么,面对新的课标要求,一线学校,一线教师是如何落实的,他们在课堂这个领域,如何切入实施自己“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呢?
学校一路走来深悟一个道理,那就是: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发展的根本之道在于遵循教育规律。学校通过组织教师撰写的案例发现,学校精细化管理模式、教师群体的大协作、大循环运作和学生学段培育目标的制定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根基。教师对有效课堂的研修和打磨,教学方式的日益丰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都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性。
我们这样来行动:课堂是美好的相遇,让课堂变得丰富温润,世界会呈现出它无限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