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平台官方娱乐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三实验部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21版》相关要求为指导,以年级组工作计划为指引,以高考考试说明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托,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是高三的重要时期,教师承担着双重责任,既要夯实基础,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又要渗透有关高考的思想方法,为即将到来的高考。
二、学情分析
2025届高三年级实验部共计24个教学班,约1500名学生。高三年级作为即将迈入高考考场的年级,其特殊性就在于它的跨越性,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并存,理想的期盼与学习压力的激增等矛盾冲突伴随着整个一学年。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好从知识能力向数学成绩转化的过渡,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具体措施
(一)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立足双基,从数学概念、数学计算、数学思维入手,要强调数学思维并重视数学原理的教学,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二)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教学中要降低重心,低起点,小坡度,快反馈,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严格规范解题,逐步提高学生的成绩。
(三)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备课组内资源共享,分工合作。提前确定内容确定主备人,充分准备,主讲教师先介绍本节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和解决策略、训练习题选择等,然后由大家集体讨论研究,共同完善,做到统一教学、统一教案、统一课件、统一作业等。重视个人二次备课,通过批改作业和个别辅导,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案,提升教学质量。
(四)加强听课评课活动。在学校教务处和数学学科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好“周周有”活动,并要求组内教师积极参与评课活动,做到“课课有收获”,以实现教学质量更大的提高,保证备课组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取长补短。
(五)落实好每周的午间规范练和周练,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加强知识的巩固。对周练的错题进行及时评讲,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
四、具体教学进度
(一)从2024年7月中旬到2025年1月中旬,利用6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一轮复习,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带领全组教师本着降低重心,低起点,小坡度,快反馈,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严格规范解题,逐步提高学生的成绩,做到“课课有收获”。
(二)从2025年1月中旬到2025年4月中下旬,利用3个月到100天的时间完成二轮复习,带领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对应知应会的高考热点问题、典型问题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缺漏,形成比较固定的解法,对高考评分标准了如指掌,做到踩点答题。
(三)从2025年4月中下旬到2025年6月5日,针对性的加强热点训练,同时穿插高考中的“冷点”;让学生见识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试题;研究命题专家的专业方向,做到有针对性的押题,加深知识的巩固。
2024年7月8日
2025届高三年级实验部数学教学计划
序号 | 模块 | 课题 | 时间 | 主备专家 |
1 | 立体几何 |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 6.2--6.3 | 蔡敏柱 |
2 | 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 6.4-6.5 | 袁加根 |
3 |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 6.6-6.8 | 贺恒月 |
4 |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 6.9-6.11 | 张满成 |
5 | 空间直角坐标系与空间向量 | 6.12-6.13 | 朱晨曦 |
6 | 线线角与线面角 | 6.14-6.16 | 谷绍亮 |
7 | 面面夹角与距离 | 6.17-6.19 | 杨俊峰 |
8 | 空间几何体的外接球 | 6.20-6.22 | 王贵杰 |
9 | 空间几何体的内切球 | 6.23-6.25 | 邱述建 |
10 |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 | 集合及其运算 | 7.7-7.8 | 董祖国 |
11 | 充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7.9-7.10 | 李慧连 |
12 | 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 7.11-7.12 | 孙江丽 |
13 | 双变量任意与存在问题 | 7.13-7.14 | 刘璐 |
14 | 不等式的性质、基本不等式 | 7.15-7.16 | 黄金晶 |
15 | 一元二次不等式 | 7.17-7.18 | 荣烨华 |
16 | 基本初等函数 |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 7.19-7.20 | 蔡敏柱 |
17 |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 7.21-7.22 | 袁加根 |
18 | 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对称性 | 7.23-7.24 | 贺恒月 |
19 | 二次函数与幂函数 | 7.25-7.26 | 张满成 |
20 | 指数与指数函数 | 8.9-8.10 | 朱晨曦 |
21 | 对数与对数函数 | 8.11-8.12 | 谷绍亮 |
22 | 幂、指、对数的大小比较 | 8.13-8.14 | 杨俊峰 |
23 | 函数的图象 | 8.15-8.16 | 王贵杰 |
24 | 函数与方程 | 8.17-8.18 | 邱述建 |
25 | 函数模型的拟合问题 | 8.19-8.21 | 董祖国 |
26 |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 导数的几何意义和四则运算 | 8.23-8.24 | 李慧连 |
27 | 切线与公切线 | 8.25-8.26 | 孙江丽 |
28 |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 | 9.1-9.3 | 刘璐 |
29 | 导数中的构造问题 | 9.4-9.6 | 黄金晶 |
30 |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 | 9.7-9.8 | 荣烨华 |
31 | 导数与不等式证明 | 9.9-9.11 | 蔡敏柱 |
32 | 导数与不等式恒成立(能成立)问题 | 9.12-9.13 | 袁加根 |
33 | 导数与函数零点 | 9.14-9.15 | 贺恒月 |
34 | 极值点偏移问题 | 9.16-9.18 | 张满成 |
35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 9.19-9.20 | 朱晨曦 |
36 |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与诱导公式 | 9.21-9.22 | 谷绍亮 |
37 |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 | 9.23-9.25 | 杨俊峰 |
38 | 三角恒等变换 | 9.26-9.27 | 王贵杰 |
39 |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9.28-9.30 | 邱述建 |
40 | 函数f(x)=Asin(ωx+φ)的图象 | 10.2-10.3 | 董祖国 |
41 | 三角函数中ω的范围问题 | 10.4-10.5 | 李慧连 |
42 |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 10.6-10.7 | 孙江丽 |
43 |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举例 | 10.8-10.9 | 刘璐 |
44 | 爪行三角形的研究 | 10.10-10.11 | 黄金晶 |
45 | 平面向量与复数 | 平面向量的概念与线性运算 | 10.12-10.13 | 荣烨华 |
46 |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 10.14-10.15 | 蔡敏柱 |
47 |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 10.16-10.17 | 袁加根 |
48 | 复数 | 10.18-10.19 | 贺恒月 |
49 | 抓住“爪形图”破解向量问题 | 10.20-10.22 | 张满成 |
50 | 数列 |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 | 10.23-10.24 | 朱晨曦 |
51 |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 10.25-10.26 | 谷绍亮 |
52 |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 | 10.27-10.29 | 杨俊峰 |
53 | 常见的递推关系求通项 | 10.30-10.31 | 王贵杰 |
54 | 分组求和法与错位相减法 | 11.1-11.2 | 邱述建 |
55 | 裂项相消法 | 11.3-11.5 | 董祖国 |
56 | 重构数列问题 | 11.6-11.8 | 李慧连 |
57 | 解析几何 | 直线的方程及位置关系 | 11.9-11.10 | 孙江丽 |
58 | 圆的方程 | 11.11-11.13 | 刘璐 |
59 |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11.14-11.16 | 黄金晶 |
60 | 椭圆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 11.17-11.20 | 荣烨华 |
61 | 直线与椭圆 | 11.21-11.22 | 蔡敏柱 |
62 | 双曲线 | 11.23-11.24 | 袁加根 |
63 | 抛物线 | 11.25-11.26 | 贺恒月 |
64 | 第三定义与中点弦 | 11.27-11.28 | 张满成 |
65 | 圆锥曲线中的定值与定点问题 | 11.29-11.30 | 朱晨曦 |
66 |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证明与探索性问题问题 | 12.1-12.2 | 谷绍亮 |
67 | 统计 | 随机抽样的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 | 12.3-12.4 | 杨俊峰 |
68 | 变量的相关关系及线性回归模型 | 12.5-12.6 | 王贵杰 |
69 | 非线性回归模型与回归效果分析 | 12.7-12.8 | 邱述建 |
70 | 数据分析——列联表与独立性检验 | 12.9-12.10 | 董祖国 |
71 | 计数原理、概率及其分布 | 排列与组合 | 12.11-12.13 | 李慧连 |
72 | 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 12.14-12.16 | 孙江丽 |
73 | 随机事件与概率 | 12.17-12.18 | 刘璐 |
74 |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条件概率与全概率公式 | 12.19-12.20 | 黄金晶 |
75 |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期望与方差 | 12.21-12.22 | 荣烨华 |
76 |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 | 12.23-12.24 | 蔡敏柱 |
77 | 正态分布 | 12.25-12.26 | 袁加根 |
78 | 概率中递推关系的应用———马尔科夫链 | 12.27-12.28 | 贺恒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