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课堂 示范研讨课展示
时间:2024年11月21日(周四)第3、4节课
地点:明德楼三楼物理实验室
活动流程:
1.高二物理组张彩云老师执教《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展示课
课堂以“三学”课堂宿中实践——融会课堂为主题,精心设计导学案,从自主研学、情境活学、融通用学、反思评学环节入手,设计符合高二学生物理学习特点的一节新授课。
本节课以新闻视频《电磁炮》引入,让学生思考电磁炮的物理原理,学过本节内容后,尝试来解释电磁炮的产生原因。
在磁场中的通电导体会受到安培力,尝试猜想安培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老师一一点评。让学生利用所给器材探究安培力的方向与猜想的因素是什么关系,学生动手实验,氛围积极,学生参与度高。
学生实验:学生按照设计的表格填写实验结果,并尝试得出结论。实验时利用手机投屏软件实时投屏到大屏上,实验效果实现了可视化。
探究磁场、电流、安培力三者方向的关系,准备材料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


2.全组老师参与听课,并对张彩云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
李晓民老师:参与了张彩云老师展示课的准备工作,对视频引入,还是实验“激动的心”引入,之前进行了尝试,实验效果不太理想,后来只保留了视频引入,后续本节课还需要打磨再上,所以还会进行尝试。学生分组实验,磁场、电流、安培力的方向关系实验中,还需要加上箭头,这样学生能更直观做出实验,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来更好一些。时间分配方面,因为学生实验时间较长,导致后面内容较匆忙,时间把握上还要再改进。
徐斌老师:张老师的课准备得很全面,依据学校“融会课堂”理念设计导学案,契合“三学”课堂理念。在实验操作上考虑很多,听了本节课,收获很多,对本节课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刘英明老师:全程参与了张彩云老师的备课过程,从引入环节经过反复推敲,小组合作利用投屏展示,自主模型探究中吸管加箭头的不断改进,张老师都精心准备了,但是实验的不确定性影响了课堂进程,环节流畅度还要进一步打磨。
张修平老师:实验装置需要进一步改进,探究安培力方向的实验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希望能借鉴好的思路进行不断改进。
汪德强督学:本节课的重点是安培力方向的探究,为使“融会课堂”设计环节的完整性,建议将电磁炮的设计在课堂融通用学环节,安培力的大小的推导也能设计在融通用学环节。实验宜简洁,显课堂紧凑。板书板画尽量使用直尺,做好示范引领。对学生提出右手方法应给予充分肯定,通过比较两种方法,分析最终左手定则被认可的原因。
纪文杰校长:张老师这节课设计了学生实验,实验难度较大,可见张老师课前花了很多心思,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实验。对安培力方向的实验探究设计的很好,让学生充分感受实验。
3.物理学科中心主任关雷作总结发言:
张老师这节课精心准备了实验器材,让学生充分动手做实验,大家可以感受到效果很好。建议电磁炮视频引入直接改为实验“激动的心”引入,这样既直观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希望新老师要多往实验室跑一跑,多借些器材,尽量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物理是实验的科学,物理教学绝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而是让要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物理课堂是情境化教学,在实验中去寻找思路和方向,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会做题、做对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