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平台官方娱乐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为准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教学中要以育人为宗旨,渗透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与学习,以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努力构建良好的语文教研氛围,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及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情分析】
2024级高一共30个教学班,近1600名学生。其中实验班24个,创新班5个,体验营1个。开学以来,学生学习状态良好,班级与学科管理平稳有序。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阅读量需要进一步提升,文本解读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书写功底相对较弱。
【教学内容】
第一学期:1.《语文必修》(上册)
2.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红楼梦》
【教学措施】
1.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规定学生必读书目,学生人手一本;另一方面给学生开出选读书目,班级进行图书传阅。另外组内安排专人就时事评论、美文赏析、名家名篇等方面编辑阅读材料,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为了确保学生的阅读时间,在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
2.以必背篇目背诵为重点加大早晚读诵读力度,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备课组统一规划,利用早晚读时间在班级抽查。对于文言文,重在诵读、翻译。诗词鉴赏,在诵读的基础上重在品味经典的名家鉴赏,全面提升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3.加强积累,夯实基础,精心搭建读写桥梁。日积月累,熟能生巧,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经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以实现阅读之于写作的意义,在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在读与写之间搭建桥梁。以阅读为主线,以作文的基本能力培养为训练重点,每周一篇随笔,要有点评;两周一篇大作文,要全批全改,每位教师在作文完成两天内上交一篇优秀习作的电子稿,作文组进行汇总、油印,在集体备课中进行点评,在班级逐一评讲。
4.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转变教学观念,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权,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加强对教学信息的研究。认真研究新课改高考试题,制定有效的措施,确保在进行常规教学的同时注入新高考的知识,尤其要关注全国卷。
5.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备课组内资源共享,分工合作。做到统一教学和复习进度、统一教案、统一课件、统一练习等。重视第二次备课,因材施教。要经常就教材、教法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加强听课评课活动。在学校教务处和语文学科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好“周周有”活动,并要求组内教师积极参与评课活动,做到“课课有收获”,以实现教学质量更大的提高,保证备课组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取长补短。
附件1:语文教学每周安排:
周次 | 教学内容 | 备注 |
1 | 沁园春·长沙;青春组诗;百合花 | 开学第一讲 |
2 | 哦,香雪;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探界者 | 写作 |
3 | 以工匠精神;芣苢;插田歌 |
|
4 | 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 | 写作 |
5 |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 学情调研【一】 |
6 |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 写作 |
7 | 登高;琵琶行 |
|
8 | 念奴娇;永遇乐;声声慢 | 写作 |
9 | 劝学;师说 |
|
10 | 拿来主义;反对党八股;读书;上图书馆 |
|
11 | 期中考试 | 期中考试 |
12 | 乡土中国 | 整本书阅读 |
13 | 乡土中国 | 写作 |
14 |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 |
|
15 | 赤壁赋;登泰山记 | 写作 |
16 | 丰富词语积累;古今词义联系与区别;词义辨析和词语使用 |
|
17 |
| 学情调研【二】 |
18 | 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 |
|
19 | 兵车行;宣州谢朓楼;书江西造口壁;咏怀古迹 | 写作 |
20 | 复习迎考 |
|
21 | 期末考试 | 期末考试 |
附件2: 写作序列安排:
时间 | 序列 | 写作专题 |
第一学期 | 第一次 | 青春理想 |
第二次 | 关于劳动 |
第三次 | (古诗文)文学短评 |
第四次 | 节日与文化 |
第五次 | 今日中国乡村的变迁 |
第六次 | “劝学”新说 |
第七次 | 常见应用文写作 |
第八次 | 节气 |
附件3:“周周有”活动安排一览表
周次 | 姓名 | 主评 |
第二周 | 韩雪 | 刘长春 |
第三周 | 王俊方 | 李云平 |
第四周 | 周玉 | 李宝群 |
第五周 | 唐正权 | 董俊池 |
第六周 | 张静宁 | 王娟 |
第七周 | 徐玲玲 | 孟凡荣 |
第八周 | 刘梦 | 赵长征 |
第九周 | 李宝群 | 高敏 |
第十周 | 王玉芹 | 何雅如 |
第十一周 | 何雅如 | 王玉芹 |
第十二周 | 高敏 | 刘梦 |
第十三周 | 赵长征 | 徐玲玲 |
第十四周 | 孟凡荣 | 张静宁 |
第十五周 | 王娟 | 唐正权 |
第十六周 | 董俊池 | 周玉 |
第十七周 | 李云平 | 韩雪 |
第十八周 | 刘长春 | 王俊方 |
第十九周 |
|
|
附件四:
高一语文组分工安排
类别 | 负责人 | 成 员 |
作文组 | 徐玲玲 | 王俊方、张静宁、徐玲玲、赵长征、董俊池、王娟 |
时评组 | 王玉芹 | 高敏、王玉芹、何雅如、韩雪 |
命题组 | 李宝群 | 李云平、李宝群、孟凡荣、唐正权、刘梦 |
协调组 | 刘长春 | 刘长春、周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