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活动地点:东阶梯教室
二、 活动时间:2020年9月22日
三、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组老师
四、 活动内容:
(一)学习省教育厅文件《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意见》
1.充分认识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重要意义;
2.准确把握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总体要求;
3.全面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重点任务;
4.健全完善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保障机制。


(二)关于“新课程、新教学、新高考”主题活动安排
一、活动计划及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启动(2020年9月1日~9月10日)
活动内容:召开动员大会、制定主题学习活动方案、安排活动内容
第二阶段:组织学习(2020年9月11日~10月10日)
活动内容:
(1)备课组长研究全国高考方向成果报告;
(2)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研究课堂教学课例
展示(或报告);
(3)论文、教学设计评比;
(4)省市名师新课标解读讲座;
(5)新课标知识问卷调查。
第三阶段:总结分析(2020年10月11日~11月10日)将数学学科中心研读活动材料整理上报。
二、活动要求
1.各备课组长要认真搜集材料,研究新高考有关信息和素材,整理材料,每人确定一个主题,作ppt发言稿(时长至少20分钟);
2.有学术称号的教师都需要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撰写论文或教学设计,提倡全体数学教师参与教学设计评比;
3.省市名师每人准备新课程、新教学、新高考方面的讲座,时间45分钟;
4.在11月10日之后将继续进行新课标、新教学、新高考的学习研究活动,安排有学术称号的老师进行专题讲座。
(三)杨俊老师讲座《学习新课程标准感受与思考》
1.转变教学理念: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觉得教师讲,学生听是最适合的教学方式,而新课程标准在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指导下,不再是师问生答的传统方式了。它主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课堂上要求教师尽可能的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这样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关注人的成长:新课程的教学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新课程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的主要思想。
3.突出体验式、实践式的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特别突出了实践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4.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通过新课程学习,使我明确了教师不在是课程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调适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
5.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教师在课堂的位置,将不在是知识传授着的固定位置——讲台,而在教室里流动起来,将参与道学生活动之中,与学生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